# Prompt > 有些事物是不可知的吗? Are some things unknownable? > A Different Form of Color Vision in Mantis Shrimp *by Hanne H. Thoen* 首先,有些事物是不可知的,因为事物的认知局限于**人类的感官**。人类知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感官的差异决定了人类无法感知一些事物,从而使认知缺失。 在Hanne的论文中,作者阐述了皮皮虾的具有12种不同的视锥细胞,这意味着它能更精确地区分色彩并可感知红外紫外波长的光。对比之下,人类仅有的三类视锥细胞决定了我们的“色觉”只能是三色的,且只能分辨400至700纳米的可见光。因此在皮皮虾眼中的色彩与人类截然不同。 当人类通过视觉去收集对象的信息并形成认知时,对于物体外观的描述,例如“红的”,受限于人类感光体细胞。人类无法察觉由第四感光体产生的更精确色彩,无法理解皮皮虾眼中的苹果是什么颜色,人类对于色彩无法跨越自身的维度从而达到全面的理解。 而由视觉推及至其他感官,建立在感官基础上的认知是局限的。感官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载体,人类尚且在个体感官上都有生理差异,而在物种与物种之间感官的差异更加被放大。当观察世界的工具本身各不相同,产生的感觉因人而异,观察得到的结论必然是片面且不全知的。 > 老式爆米花的新闻报道 *2020.1.17* 其次有些事物是不可知的,因为它们由**特定情形中的主观情感**构成,因此没有相同经历的个体无法感知其核心。 这篇报道向读者展示了老式爆米花机,一种在七八十年代受孩子喜爱的传统手艺机器。对于这样几乎过时的老手艺,文章通过详实的图片,制作手法的描述以及场面刻画,试图让读者了解老式爆米花机,并传递这份怀旧的感动。 确实,人们可以通过照片录音文字,从视觉听觉甚至文字表达中来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然而文化产物中最核心的一部分无法被他人精准感知。老式爆米花的情怀,源自于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物质匮乏的生活中,快乐的质朴与甜蜜的稀贵。 社会的时代特征赋予了事物以意义,在群体性的特定经历上造就了情怀。过去的时代不复返,不会有第二个群体拥有相同的经历,而情怀作为特定经历中产生的情绪与感动,一旦脱离诞生环境,就不能被感知。其不具有可复制性,也不能向群体外的他人准确传递。 因此,文化中的核心产物是不可知的。 > 圣家堂 巴塞罗那 *photo 2019.1.31* 最后,有些事物是不可知的,因为它们依附于**人的信念**当中,而他人无法在客观世界找到依据得知其存在。 照片拍摄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堂大教堂,在照片中的礼拜长椅上坐着来自各国的游客。可以看到,这样的举动显示出其非信仰者的身份。 对于游客而言,宗教中的神明是否真实存在是不可知的。宗教使特定人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以礼拜和祷告等宗教仪式表现出来。**然而站在游客的旁观者视角,神明的存在仅凭信仰者的意念,不仅没有客观实体来佐证,更不能被理论推导证实,因此神是一种主观的概念。** 这样的绝对主观性,使得不信奉神明的旁观者对其真实性不得而知。 同宗教相似的个人或群体的信仰,都不可被信仰群体外的对象所知其存在的真实性。它们存在于个体的脑海,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没有交集,因此此类事物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