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mpt:
> **How can we distinguish between good and bad interpretation? Discuss with reference to the arts and one other area of knowledge.**
> 我们如何区分好的诠释和坏的诠释?请参考艺术和另外一个知识领域展开你的应答。
# 破题
诠释解释为阐述某件事物的意思。通常诠释包括对于诠释对象基于一定事实的解读,但同时也保留着诠释者的个人色彩。诠释者作为信使一般的角色,能够将作品或者事物变得让接收者容易理解。而往往诠释中好与坏的标准是多层的,且因领域不同有着各自评判标准,下文将从艺术与历史两个领域分别进行论述。
## 艺术领域
首先,艺术领域中诠释的好坏在于对作者意图的解读精准与否。艺术作品中的元素由于处于创作者的语境中而产生具体指代,因此作品的意义建立在艺术家的意图之上。诠释艺术作品的作者意图实际是在挖掘作品本身的价值。同时,艺术本身总是基于某个主题的发散性表达,对于意图的解释越精准,就越能够知道这个作品究竟是关于什么。因此,精准性亦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毕加索1937年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如果不关注作品意图诠释者只能隐约感知作品中几何元素的指代,却不能准确指出作者所表达的具体内核。好的诠释将受伤挣扎的马联系战斗中无辜的百姓,将构图的杂乱联系到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的混乱气氛,从而将《格尔尼卡》一作的表现形式与内核对应,毕加索的反战思想得以传递。艺术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赋予符号和形式以意义的过程,而由于抽象提纯式的表达或极具个人风格的抒发往往作品的意义不是直接明了的。好的诠释者能够将观众带离一头雾水的状态,还作品以原有价值,和与观众进行无阻碍交流的机会。
然而有时这个判定标准是不充分的,艺术领域中诠释的好坏不仅在于解析作者意图,诠释者的自我表达同样是好的诠释必备的。**当艺术的发展进入现代,艺术作品的意义构建不再完工于作品脱离艺术家之手的那一刻,而是在与观众和时代的互动下加深其含义。** 因此,诠释者的表达在此时具有升华作品意义的使命,是好的诠释必不可少的。例如安迪沃霍尔在1962年创作的作品《金宝汤罐头》,好的诠释将作品同质的画幅联系到商业产物不断的复制的本质,将流水线般的图案与手工绘制的过程所形成的表里错位映射出工业时代对艺术造成的讽刺。虽然作为波普艺术发起人的安迪沃霍尔并没有给自己的作品明确定义,艺术界的诠释者却将作品的讽刺性阐明得淋漓尽致,从而使这个作品成为现代艺术历史上的标杆。**艺术作品往往脱离不了时代的语境,好的诠释者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作品之于时代的独到意义。这重意义或许不是艺术家有意为之,却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诠释者借助个人的表达将意义挖掘,推及大众,从而升华了作品的意义。**
## 历史领域
此外,历史领域中的诠释好坏在于其是否能够回答过去事件是如何形成的。历史探究中,史料往往能够引领历史学家找到历史原貌的碎片,但通过诠释才能将事件的因果梳理清晰,甚至洞察历史事件与时代的联系。因此当不连续的历史片段能够被逻辑串联从而回答令人困惑的现象,这样的诠释使得历史变得可懂。在《万历十五年》中,对于万历皇帝为何会彻底罢工的问题可以追溯到立储风波,即皇帝意图立爱妃所生之子为储君,而朝中大臣却坚决维护“长子为储”的礼法。史料记载能够真实反映事态发展变化,却不能够直接回答问题。好的诠释洞见事件的背后:明朝数代不断羽翼丰满的官僚体系是这场皇权与官僚权力博弈的源头,而万历的罢政正是因为清醒意识到皇权的无力从而放弃挣扎。对于历史的诠释可以看作是对史料的人为处理,如果能够回答事情“怎么会发生”又“为什么会发生”,历史能够借由诠释者的逻辑将零散的碎片串联成一条线。且不仅如此,**往往好的诠释能洞见事件背后具有时代性标志的成因,从千丝万缕的线中发现其编织成的逻辑网,因此这时历史片段能够从整体上被感知,此时的历史能够被深刻地理解。**
同时,历史领域中诠释的好坏也在于诠释者是否能够在尊重历史的同时表达个人见解。往往通过事实和论据得到的历史是干涩的,只有当诠释者借助表达把事件在不违背史料的前提下进行润色,这样有故事性又不乏真实的历史才能够被后人熟知,产生价值。例如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如果只是将项羽乌江自刎的结局归结于他的刚愎自用和集团谋略的缺失,并不能加深这段历史的价值。司马迁对于项羽的悲剧带有深深的敬佩与惋惜的口吻,至此西楚霸王项羽的勇莽和悲情英雄的形象让人物变得立体,真正在历史中变得鲜活起来。由逻辑和史料串联的历史可以是易懂的却可能是冰冷的,因为历史这个过去的载体如果不能够与读者产生情感触动,在漫漫时间长河中它就只剩下“记载”的意义。**好的诠释者能让历史激荡起读者的感怀并思考现在,当过去的片段能够对“现在”产生影响,宛如时空与时空对接,历史便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从而历史的价值得以最大化。**
## 结论
好的诠释将艺术的意义归还给意图,又让艺术能够在时代中划下瞩目的分界线;将历史的繁琐过往串成可读的逻辑网,也让后世之人得以看见历史长河中的群星璀璨。虽然艺术与历史领域的评判标准有所差异,但好的诠释往往既要对诠释对象进行客观层面的彻底调查,也需要表现出诠释者的个人色彩,两者缺一不可。好的诠释或许判定标准不同,却都有同一导向——让价值可被看见。
全文完,共2000字。